超微細氣泡用于提升廢水可生化性
廢水的生化處理是廢水處理工藝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往往會因為生化效果不好而導致廢水排放不達標,而影響生化效果的最大原因在于廢水的可生化性。可生化性差一般是指廢水的B/C<0.3,而工業上廢水種類復雜,大多數的工業廢水可生化性都不理想,比如制藥廢水,造紙廢水,電鍍廢水以及印染廢水等,所以在處理以上廢水時,都會尋找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最終達到提高生化效果的目的。
超微細氣泡可用于提升廢水可生化性。超微細氣泡是直徑小于1000nm的氣泡,具有氣泡密度高(內壓達3~30bar、電位-40~-100mV)、均質提升溶解氧(上浮1m>21天、存在時間>90天)、強氧化分解污染物(氣泡壓壞效應、生成大量· OH)等特性。超微細氣泡技術應用于廢水處理中,可以簡化處理工藝,降低投資成本,并且可以跟臭氧、MBR等傳統工藝進行耦合,無需或大幅減少藥劑使用,節約能耗成本,是一種新型的高效水處理技術。
在某印染園區的污水處理廠,廢水經過預處理-A/O-沉淀-臭氧催化氧化-消毒處理后排出,出水COD約為80~100 mg/L。隨著提標改造項目的要求,出水已達不到要求。由于原廢水成分復雜、來源甚廣,導致其B/C只有0.07,遠低于0.3,可見其生化性極差,經生化處理過后,以至于后續臭氧催化氧化處理段負荷加重,導致最終出水不能達標。
針對以上問題,寧波長凈環保在原工藝的預處理段和臭氧催化氧化段使用超微細氣泡耦合臭氧工藝,超微細氣泡技術耦合臭氧能產生大量·OH,可以分解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在被破壞斷鏈后,部分COD轉化為BOD5,將原水中B/C=0.07提高到0.20,實現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效果還可達到脫色的目的。超微細氣泡還可以均質提高水中溶解氧,進一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超微細氣泡耦合臭氧聯用還可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
在預處理階段。超微細氣泡技術可大幅提升廢水的可生化性,增加生化處理效率,還可實現脫色效果。同時用于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階段,可降低COD和色度,使廢水達標排放。超微細氣泡用于廢水處理的技術特點:
1.超微細氣泡通過壓壞效應產生大量的羥基自由基,羥基自由基具有強氧化性,可以使所有化學鍵被打開,實現難降解污染物的強氧化分解,而難降解有機物在破壞斷鏈后部分COD可以轉化為BOD5,提高廢水生化性,同時還可以實現脫色目的。
2.超微細氣泡耦合臭氧,可以大幅度提高臭氧利用率,在原有基礎上能夠提供更多的羥基自由基,強氧化性更強,相對于傳統的臭氧催化氧化,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3.與傳統芬頓高級氧化技術相比,超微細氣泡技術運行費用更低,效果更佳,且無需處理污泥。